加密藝術與區塊鏈:博物館共創的新策略?
近年來區塊鏈的技術已廣泛應用到貨幣、金融以外的產業,近期也可在藝術創作看見區塊鏈的應用,即NFT藝術(non-fungible token, NFT)、加密藝術(Crypto art)。加密藝術與其他數位資產如同現實生活中的藝術作品、音樂及影片可以被藝術家或收藏家所擁有,並且透過買賣所有權來轉移或獲利。
今年初以來加密藝術受到廣大的注目,如大型國際拍賣行佳士得(Christie’s)首度拍賣數位收藏品並且接受以虛擬貨幣作為付款方式,並且於今5月推出「Andy Warhol:Machine Made」的線上專場拍賣,拍賣普普藝術藝術大師安迪沃荷(Andy Warhol)於1980年代中期以當時電腦創作的數位藝術品。在臺灣,朱銘美術館也成為國內博物館發行NFT藝術作品的先驅,區塊鏈的技術應用於朱銘的2款作品,「太極拱門」、「廣達號」。
圖片來源:JCARD https://reurl.cc/kL06ln
加密藝術的崛起為藝術、文化產業帶來根本性改變的可能。首先,加密藝術透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將回應過往藝術品所有權的爭議,透過NFT的錨定,作品、作者、作品名稱、創作日期、交易紀錄和所有者等資料難以被竄改、偽造。再加上延續加密貨幣打造去中心化金融的理念,作品資料並非由特定機構所擁有的去中心化特性也讓加密藝術創作者、收藏家之間的互動得以更直接且透明。藝術品之間的交易也不再必須仰賴藝術拍賣機構、專業藝術工作者的鑑定,對藝術品有興趣的買家可以不受限制地在平台上出價,成交後藝術品的所有權便自動轉移,交易過程不再透過中心化機構。比起過往傳統藝術交易買家選擇透過有公信力的藝術機構,加密藝術的交易過程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外,藝術作品的交易結果也可不受藝術機構的篩選或評價所影響。
加密藝術與區塊鏈應用於博物館
比起加密藝術,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較早見於博物館,由於博物館的特質,如藏品保存、維護的特殊要求以及藏品的特殊價值,安全措施的健全對於博物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再加上科技的發展,智慧型服務、科技的運用也越來越常見於博物館中,例如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使用以增進觀眾的參觀經驗、網路資源與社群媒體的運用以增加與社會大眾之間的連結與溝通。因此,博物館對於如何存取、保存以及使用收集到的觀眾個人資訊、線上使用者資訊等都需研擬出詳盡的資訊安全保全措施。
學者Siountri等人(2019)即針對博物館在建築資訊模型(BIM)以及物聯網的應用下如何同時確保資料不受到外部單位入侵或竊取博物館敏感資訊,提出使用區塊鏈作為資訊安全的保全措施。由於BIM及物聯網的開放特性讓資料於不同單位間的分享變得更加容易且便利,也讓協作過程變得比以往順利,然而這樣的特性也同時產生資料安全性、資料洩漏的隱憂,讓博物館的資訊安全處於顯著的風險。透過BIM以及物聯網的應用博物館可以即時的知道建築上、展間設備甚至是館內藏品的使用情況、使否需要修復或更新,而結合區塊鏈則可以確保資料的使用者僅限於經過授權的單位,尤其是針對機密性或敏感性較高的資料,如特定區域的監視影像等。
除了保全博物館的資訊安全以外,藉由發展加密藝術博物館也可進一步拓展「共創」(co-create)。當代博物館重視與社群的相關性,透過科技應用提升與觀眾的互動性成為博物館常見的方式。尤其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國內外博物館都面臨必須閉館的困境,在無法實際參觀博物館的限制下,數位發展的重要性更被凸顯。博物館常見的數位發展包含AR/VR、數位典藏、線上博物館等,除了得以將博物館經驗送到民眾的家中以外,也可藉由藏品的數位化邀請民眾共創、針對藏品再詮釋。然而,現行的博物館共創多止於博物館將藏品數位資源開放給民眾使用,民眾所創作出的作品與原藝術品之間仍有階層之分。而加密藝術品可被分拆成不同元素,讓共創成為更開放、平等。以《最初的晚餐》為例,作品分成主畫布 (master) 和圖層 (layer) :主畫布由 22 個圖層構成,個別圖層的圖像、旋轉、角度、位置、能見度、透明度、色調和 RGB 等都可被個別調整。而主畫布和各個圖層對應不同的 NFT ,則可被分別展示和出售,不同圖層的所有者不受限的調整擁有的圖層參數,主畫布則會呈現各圖層改變的結果。
圖片來源:async,https://reurl.cc/jg5Aln
如此一來,《最初的晚餐》主畫布擁有者買下的是一件會不斷變化的作品,而作品如同博物館內的藏品可供大眾於線上觀賞。透過區塊鏈的應用,加密藝術品的各項資料比起以往來得透明,尤其是所有權的追蹤,也進一步提供一個平等的共創機會,降低民眾參與藝術的障礙。
除了創作關係的開放,區塊鏈的使用也將改變大眾對於數位藝術、數位館藏的看法,2018年到2020年之間,英國利物浦國家博物館與利物浦大學合作探討博物館如何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博物館的數位館藏,並增加數位館藏與觀眾之間的連結使之更具意義。研究中也發現,透過區塊鏈的使用,博物館的數位資源除了保有原本博物館開放給大眾使用的特質之外,也被賦予了可交換、交易的價值而使得博物館的數位館藏與參與者之間的連結得以加深。透過加密藝術與區塊鏈的發展,除了可以藉由更加開放且平等的共創機制提高與社會大眾的相關性,或許也可讓博物館的數位館藏、數位資源的運用有更多的可能性。
文:陳思妤
許昊仁,2021/02/22,加密藝術如何活化藝術界的關係網絡,泛哲學,https://philomedium.com/blog/81501(瀏覽日期:2021/8/17)。
聯合新聞網,2021/5/23,NFT藝術大爆發!普普始祖沃荷原創數位藝術復活上拍,https://udn.com/news/story/7270/5478620 (瀏覽日期:2021/8/15)。
Siountri, K., Skondras, E., and Vergados, D.D. 2019. Towards a Smart Museum using BIM, IoT, Blockchain and Advanced Digital Technologies. ICVISP 2019: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isi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Available at: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41645677_Towards_a_Smart_Museum_using_BIM_IoT_Blockchain_and_Advanced_Digital_Technologies(Accessed: 2021.05.1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