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法光之採石場—科技、藝術與場域的完美結合








許多藝廊與美術館空間被稱為白盒子(white cube),指得是將藝術畫作擺在白色的牆面上,可以純粹的展現出作品的美學價值,不被其他因素所干擾,這樣的規則往往被批評與場域抽離,似乎任何作品擺在任何藝廊與美術館的白盒子中皆無違和感。同樣地,科技技術引入文化場域,亦會有相同疑慮,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文化機構在引入科技時,專注於引入某項技術,而忽略與該場域產生互動。

位於南法普羅旺斯萊博區域(Les Baux-de-Provence)的光之採石場(Carrières de Lumières),則讓我們看到科技、藝術與場域能夠完美的結合,將藝術畫作數位化為高品質的影像,並將故事敘事引入創作出一段影片,透過聲光投影科技AMIEX® (Art & Music Immersive Experience),在巨大的礦層洞穴之中播放,給予參觀者完全沈浸式的體驗。若沒有這樣的空間場域,如此聲光投影不會顯得如此的有張力,若沒有這兩千張藝術作品的再創作,聲光投影將失去好的內容呈現。的確,科技、藝術與場域三者缺一不可,也正因為這樣完美的結合,參觀經驗是獨特且難以忘懷的。


命名為光之採石場,是回溯其歷史,該場域在19世紀至20世紀前期作為採石場,其後荒廢許久,在2011年由當地政府委託Culturespace基金會接管經營,透過AMIEX技術打造出聲光投影的奇幻洞穴,場域總面積為7000平方米,以100台的投影機與27台音響架在離地面4至16米高的牆面上方,並巧妙地接合在不同規則的牆面與地板之上,使整個空間拼接成立體的畫布,參觀者可以隨意穿梭其中,從不同角度來觀賞整個影片的呈現。

圖1:光之採石場入口(林玟伶攝)
圖2:光之採石場內部空間(林玟伶攝)


光之採石場自2012年開始營運以來,共吸引220萬的觀眾參觀,且每年參觀人數持續增加中。每年以跨世紀的大師畫作推出主題性的數位藝術展覽(註一),搭配古典與現代音樂的配樂,展期從三月開始至隔年一月(冬季休息),今年的影片包含兩部分,一開始為6分鐘的短片,向電影與特效製作的先驅Georges Méliès (1861–1938)致敬,第二部分為約30分鐘,以十六世紀藝術家的作品為主軸,包含Hieronymus Bosch著名的三聯畫與人物畫; Brueghel描繪的農村與農民生活景象,以及Arcimboldo構築的奇幻世界,探討人類的虛榮、靈性、快樂、誘惑和惡習。
圖3:光之採石場數位藝術展覽(林玟伶攝)
 圖4:光之採石場數位藝術展覽(林玟伶攝)
圖5:光之採石場數位藝術展覽(林玟伶攝)

從科技的角度而言,光之採石場所用的技術面並不困難,但要執行到完美,卻不容易,除了每年要不斷設計新的展覽內容之外,更要考量到場域的特性,必須確保每台投影機正常運作並能長時間的投影輪播,若在播放過程有一台投影機產生故障,勢必大幅影響參觀品質,因此對科技的掌握必須要非常精確,才能真正創造出難以忘懷的沈浸式體驗。好的科技應用,不必然要用最先端的技術才是好的科技,而是要能夠應用的精準到位,結合場所的性格與豐富的內容,即使是最簡單的科技,亦能讓人回味無窮,讚嘆不已。

光之採石場影片
       
註一:2012年為「高更與梵谷:畫家的顏色(Gauguin, Van Gogh: Painters in Colour)」,參觀人數為23萬9千人; 2013年為「莫內、雷諾瓦…夏卡爾:地中海的旅程(Monet, Renoir… Chagall. Journeys around the Mediterranean)」,參觀人數為37萬3千人; 2014年為「克林姆與維也納(Klimt and Vienna)」,參觀人數為48萬3千人;2015年主題為「米開朗基羅、李奧納多達文西、拉婓爾:文藝復興三傑(Michelangelo, Leonardo de Vinci, Raphael: The Giants of the Renaissance)」,參觀人數為51萬3千人; 2016年「夏卡爾:仲夏夜之夢(Chagall, Midsummer night’s dreams)」,參觀人數為56萬人; 2017年的主題為「博斯、布魯格爾與阿欽伯鐸的奇幻世界(The Fantastic and Wonderful World of Bosch, Brueghel, Arcimboldo)」。

文:林玟伶

參考網址:
http://carrieres-lumieres.com/en/our-immersive-exhibitions

http://www.culturespaces.com/sites/ceportail/files/dp_cdl_bosch_brueghel_arcimboldo_uk_bd.pdf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