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Met Met遇上Google BigQuery

圖片來源:截圖至官網
        位於美國紐約市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簡稱The Met),通過了一項新政策「Met Met Open Access,以下簡稱Met Met」計畫,博物館將收藏的所有公共領域藝術品圖像資料放置在知識共享零(Creative Commons Zero,以下簡稱CC0)平台上,供民眾免費且無限制的使用、分享和混合重建,又稱為開放近用( Open Access)。The Met的這項政策源自於博物館2014年開放近用學術內容(OASC)計劃內容的更新。

        這是一項改變近用權力的政策,Met的開放近用政策將有助於在學術和商業目的上的使用,博物館也會和全球的合作夥伴進行合作,以便收集到更多的收藏資料;博物館同時宣布與Creative Commons、維基媒體、Artstor,美國數字公共圖書館(DPLA)、Pinterest建立夥伴關係,由博物館蒐集提出的Met數據演進,也是增加收藏管道以及提供現今博物館進入數據化時代的證明。

        在Met Met計畫內,有150萬個對象,跨越全球5000年的文化總體大數據資料,博物館根據CC0的許可,提供館所收藏的20萬個公共領域的作品,經過數據化的編目,提供大數據關鍵字搜索的依據。除了圖像之外,CC0也提供每個作品的關鍵訊息,包含製作者、日期、文化和尺寸等資料,也被稱為墓碑數據( Tombstone Data)。

圖片來源:https://www.metmuseum.org/blogs/digital-underground/2017/open-access-at-the-met

        經過六個月的開放近用計畫後,Met Met集合了375,000個圖像資料的數據集,包括關於每件藝術品的元數據、該物件的圖像以及其他相關資料,博物館將Met的公開數據串流到Google的BigQuery平台,經由平台的大數據分析處理,整理出有意義的數據資料。

        BigQuery是由Google 推出的 PB 級全方位管理低成本資料倉儲系統,適合處理數據分析工作,適用於大規模數據分析的數據倉庫,BigQuery 不需要伺服器,用戶可使用SQL運算,找尋出有意義的數據資料,而Met也成為博物館界,將數據集加入到BigQuery的首例。

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BK9nj-7AA&autoplay=1&hl=zh-tw

  • 使用Google Data Studio圖示化數據資料











        搜尋可使用Cloud Vision API的標籤檢測,按時間、顏色、地點…等資料,做數據識別搜尋。





        Met Met提供了博物館在數據蒐集與開放方式的新突破,透過建構數據和定義機器分析,將不同單位所用有的可視化圖像資料交互應用,再經由專業大數據分析出有意義排序數據,提供博物館所與其他相關單位合作的新思考面向。







文:謝明惠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