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博物館自拍
撰寫這篇「博物館自拍」議題的緣起,是在查找國外互動展示設計資料時,所看到4篇報導,包括:Wired 雜誌對Made for Instagram式展覽興起的報導、觀眾在展區自拍而損毀展品與賠款的報導、引發自拍熱潮與爭議的selfie-friendly展館 、以及博物館自拍日(Museum Selfie Day)等。所以在此分享selfie-friendly展覽的概念與實例,然後再討論如何看待博物館自拍與參與策略(participatory strategy) 。
先從4篇報導談起:-
Wired 線上雜誌在2017年九月的一篇報導”Selfie Factories: The Rise of the Made-For-Instagram Museum”談「Made for Instagram」式展覽的流行與成功所撩撥起的博物館觀展自拍與分享之流行趨勢,在國外Instagram是熱門的照片社群軟體,在台灣也是很流行的社交平台。該篇介紹的是the Museum of Ice Cream在巡迴展一年後,已累積24萬多的粉絲頁追隨者,30萬人購票參觀過,標記發文的圖片也已近7萬張,儼然是擁抱社群魅力的特展。而報導的評析內容中,也透過許多案例介紹美國藝術館當代藝術展鼓勵觀眾自拍留影;社群互動為草間彌生「無限鏡展」創造的數位新意涵;the Rain Room這種「場景展」類藝術展(Spectacle Exhibit)更因著絕美/特殊/恢弘場景更成為自拍族必到景點。
為自拍族設計服務的冰淇淋博物館展覽
圖片來源:截圖自https://www.wired.com/video/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期間,the Rain Room甚至吸引排隊8小時的人龍
圖片來源:截圖自https://www.wired.com/video/ - 2017年7月於洛杉磯the 14th Factory展出的Simon Birch 個展作品被一群參觀學生在自拍時不慎毀損,其中一位學生在攝影為求自拍角度與位置而蹲坐在展櫃前,向後跌倒時,竟致展架一座座頹倒使多件展品掉落,報載共毀損了價值20萬美金的多件藝術品。
展架像骨牌接連倒下,而展品掉落的瞬間
圖片來源:截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
- 這個議題也是要從在台灣也很受歡迎的藝術家草間彌生(Yayoi Kusama)的「無限鏡展Infinity Mirrors」談起。她的「無限鏡展」的作品也因為自拍者的粗心而受到損害(詳細報導見此)。
「無限鏡展」Love Forever展區,the 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
圖片來源,截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mFBlE4cg3wThe Broad Museum Instagram上的分享自拍照
圖片來源:https://www.instagram.com/thebroadmuseum/觀眾在The Broad 的展區中與 Jeff Koons的創作合影
圖片來源:https://www.theguardian.com/culture
凱蒂佩芮Katy Perry以訪友為題的博物館自拍照
圖片來源,截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FxNIhg5sno
觀眾在Art in Island玩自拍
圖片來源:https://www.theguardian.com/culture/jonathanjonesblog/ -
「博物館自拍日(Museum Selfie Day)」是由Culture Themes 專案網站發起( 這個專案是由Mar Dixon女士創辦),Culture Themes 是個由跨國博物館專業人士所組成的團隊致力於博物館、畫廊、文化遺產的推廣與保存 。第1次個博物館自拍日活動是在2014年1 月20日舉辦,2018年的第5次活動將在1月17日辦理。就如在活動宣傳網頁上所說的,「請勿在不許拍照的博物館/美術館或當天未開放參觀的當地博物館拍照上傳」,此自拍活動不應違反博物館規定。此活動的參加方法很簡單,只要與展品、博物館合拍,標記 #MuseumSelfie 與#MuseumSelfieDay上傳到Twitter或Instagram均可。這活動的目的就是透過此歡樂的活動,讓大眾重拾對於欣賞博物館各式藝術品與展品的興趣,且透過數位平台擴大感染力,像在@MuseumSelfie的Twitter上就可看到各國民眾的博物館自拍,就連台灣也曾有相關報導。
Mar Dixon透過許多活動與專案推動藝術展覽欣賞與參與
圖片來源:https://twitter.com/mardixon
碧昂絲的#artselfie自拍分享照片
圖片來源:http://www.complex.com/style/
碧昂絲於巴黎畢卡索美術館的自拍
圖片來源:http://www.complex.com/style/
辛辛那提博物館網站的 #MuseumSelfie Day專頁
圖片來源:http://www.cincymuseum.org/events/museum-selfie-day
再談博物館自拍的爭議:
破壞展品的潛在危機、對他人觀展的干擾、以及失去品味藝術的時間,這幾項是對於自拍行為與活動的幾項主要爭議。這種在展館拍照的行為如果再細分為:使用自拍棒(selfie stick)的展品合影自拍、與展品合影自拍、拍攝展品等三大類(雖然觀眾自拍是因為館方的開放拍攝政策,但仍有觀眾不興自拍,所以仍分列)。
基本上,禁止自拍棒應該已經逐漸形成博物館維護展區安全與品質共識,但確實有更多的批評認為問題不在「自拍棒」而是「自拍」。荷蘭阿姆斯特丹著名的梵谷美術館(The Van Gogh Museum )就曾禁止合影自拍甚至是拍攝展品,原因就是讓參觀民眾能夠不受干擾地欣賞畫作,雖然後來也為滿足自拍需求,而在特定展區展示放大版的複製品供民眾留影,卻堅持禁止拍照維持展覽品質。或許下面這張在2017年10月的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讀者Tricia Huebner投書的照片就可以說明沒有禁止自拍與拍攝的梵谷展會是什麼狀況?而她也提到了到荷蘭梵谷美術館的美好觀賞經驗。
讀者投書反應紐約梵谷展的參觀亂象
|
此外,根據Fairfield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Linda Henkel在心理學頂級期刊《心理科學Psychology Science》發表的研究指出,若因仰賴相機而不仔細欣賞,拍照記錄其實無助於對所攝物件的記憶,也會減損博物館的觀賞體驗。Linda Henkel稱這種情形為「拍照減值效應photo-taking impairment effect」,而要有所連結,必須真正花時間重新審視回復記憶。至於Henkel進行的第二項實驗(指示拍攝特定展品的特定細節),則進一步指出有意識的局部近攝有助於之後對展品的記憶。Henkel所提醒的,也就是「若要記憶博物館參觀體驗,不要用相機,用眼睛。」,因為實驗證明心理視覺(mind’s eye)和相機鏡頭(camera’s eye)是不一樣的,切勿再以鏡頭輕掠展品按下快門,要體驗展覽的知識與美感,要觀察體會。若有興趣多了解,“No Pictures, Please: Taking Photos May Impede Memory of Museum Tour”、“Want to Remember Your Museum Visit? Don’t Take Pictures”、“Does Taking a Photo Diminish the Experience?”等三篇網路文章可進一步閱讀,也都提到Hankel的研究。但或許藝術博物館也可以試試荷蘭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的作法,該館推廣以畫圖代替拍照的活動,甚至在官網架設部落格提供繪畫技巧資訊,也辦理「Drawing Tour」讓專家帶領觀眾一起畫圖。
荷蘭國立博物館網站以「禁止攝影」標誌作為#Startdrawing網頁連結icon
圖片來源,截圖自:https://www.rijksmuseum.nl/en/startdrawing |
荷蘭國立博物館推廣#StartDrawing的宣傳影片截圖
圖片來源,截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 |
尋找博物館自拍的參與策略:
行文至此,其實更想丟出個問題,如果是要在社群中分享參觀經歷(資策會2017年調查指出台灣人平均1人有4個社群帳號),照片重點應該是:「我看過」?還是「我到過」?就像臉書或IG分享旅遊經歷,是分享:旅遊景點美景?還是人在景物中的到此一遊證明?其實更多人想的做的都是後者,也就是我在此(I am here)的證明,像是一種更具有時間性價值的確認。
- 讓自拍成為造訪的理由:除了像是前面的Museum Selfie Day提供一個參與宣示性公共活動的理由。美國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更早於2009、2010年就辦理過「It’s Time We Met」創意自拍分享活動,讓觀眾與展品有互動,並滿足自拍分享需求(Flickr)。而「It’s Time We Met」活動在2011年更以「Get Closer」鼓勵觀眾拍攝作品細節,也在2012 年擴大辦理為「My Met」活動,邀請民眾與名人參與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藏品選件,在線上策劃分享自己的「My Met」展。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曾在ICOM 2012以“Building an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s Platform”為題分享活動辦理成果。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推廣自拍活動,鼓勵在館內創作圖片來源,截圖自:https://www.flickr.com/photos/metmuseum/sets/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讓民眾與名人分享自己的「Met」版本圖片來源,截圖自:http://network.icom.museum/
- 讓自拍成為展品:倫敦的沙奇美術館 The Saatchi Gallery在今年3-7月辦理過肖像畫展「From Selfie to Self-Expression」,展出林布蘭、梵谷等人的自畫像、藝術家的肖像照、名人照片、以及集合觀眾自拍照的數位展示牆,甚至辦理#SaatchiSelfie#SelfExpression自拍照國際競賽,廣邀藝術家、個人參加,優勝者還可獲得個展機會。展覽目標除了展示以self-expression為主題的各式媒材創作外,也以此展覽傳達沙奇美術館正視「自拍selfie」為視覺化自我表達(visual self-expression)迄今擴張最速的形式,並呼籲藝術界不應忽略其發展。在沙奇美術館的自拍照互動投影展區圖片來源,截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qUnCXOji3U此沙奇美術館展覽也展出紐約市立博物館所藏1920年代的自拍照圖片來源,截圖自:https://www.fastcodesign.com/
- 讓自拍參與更有創意:商業活動相當重視觀眾的參與訊息分享,所以會規劃互動裝置讓參與者留影並分享或成為活動展示品項,此方式在博物館也看到一些案例,像是德國足球博物館(The German Football Museum)就提供互動裝置滿足觀眾與球星合影的需求,透過自拍機合影的圖檔可以透過電郵或QR Code取得。在展區提供觀眾與國家足球隊球星合影的互動裝置圖片來源,截圖自:https://youtu.be/JOxhpTLQLbc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提供互動裝置讓參觀者自由創作「自拍藝術品」圖片來源,截圖自:https://www.sfmoma.org/
小結:
從此希拉蕾向群眾揮手的照片,可以看到「自拍」已是普遍的拍攝方式
圖片來源,截圖自:https://londonist.com/london/ |
只要是希望迎向The
Participatory Museum 或者是visitor-centered exhibition的趨勢,就會有如何讓展覽更有雙向互動性的挑戰。相信有許多博物館學者的實務分享與研究都已針對「與觀眾對話Engaging visitors in the conversation」、「數位互動Digital
Interaction」提供建議。從數位互動設計的角度來看,整合「數位科技」與「參觀經驗」並非展覽互動設計主要目標,因為展覽只是援引互動設計的手法,而非以互動設計為內容。互動設計仍然必須是內容導向(content driven)的,而且就是呈現內容,無論是學習目標型(learning-objective)、或是體驗目標型(experiencing-objective)。
前面在「尋找博物館自拍的參與策略」部分,已透過許多案例分享「useful participatory
strategy」,這些互動設計都很有創意地讓「自拍成品」、「自拍參與」、「自拍行為」成為展覽內容,也讓觀眾有更多的參與,值得作為參考案例。
作者:施登騰(中國科技大學互動娛樂設計系助理教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