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博館物件的新體驗

3月 07, 2018
        從前參觀博物館或美術館,『請勿觸碰展品』是展場內最常見也最常聽到的一段話,但近年來,隨著3D掃描和3D列印技術的普及,這項規則也漸漸的取消;現在從化石、繪畫、雕塑、木乃伊等等重要的文物及展品,都能被研究人員和學生複製和接觸。

        3D列印技術為藝術教育者提供了應用創作、製作、回應、和聯繫等四種學習過程的實踐機會,學生可以在3D數位模型中概念化藝術想法,並透過3D列印將該想法實現。

        位於紐西蘭的經典博物館(Classics Museum),與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合作,將經典博物館所收藏的一部份希臘與羅馬文物3D列印,讓學生可以與這些古老的物件互動。

        經典博物館所收集的希臘古陶器當中,有一種雙耳樣式的陶瓶,古希臘人使用它來飲酒並且比賽,希臘人手握柄,將葡萄酒渣滑向目標。

圖片:原始的雙耳瓶
圖片來源:https://3dprint.com/182487/3d-printed-greek-amphora/
圖片:五位獲獎的3D列印雙耳瓶
圖片來源:https://3dprint.com/182487/3d-printed-greek-amphora/

        而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的教授希望學生們發揮創新,使用合適的希臘神話來重新解釋或裝飾雙耳陶瓶,且需符合個人設計的時代背景和社交內容。有五位幸運的學生成功的列印出他們所設計的雙耳陶瓶,且展示了他們各自的故事,如2009年的地震與海嘯、金融危機等。 3D列印可以幫助民眾真實地去瞭解物件的大小與重量;可以幫助博物館展示某些不能真正帶到博物館的藝術品或是不能觸碰的展品,也可以恢復損壞的藝術品,是突破博物館展件與觀眾距離的技術之一。










參考資料:




文:謝明惠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