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與臉部辨識系統

10月 18, 2019

現今,我們可以發現在世界各地都有臉部識別技術,在某些情況下,是出於考量安全因素而使用,在其他情況下則是一旦該技術背後的人工智慧演算法識別出個人的特徵,就會被用來產生個性化服務。
(圖片來源: https://www.analyticsinsight.net/the-impressive-growth-of-facial-recognition-technology/)

簡單介紹一下臉部辨識技術,是一種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以演算方式識別一個人的臉部特徵並將數據儲存。該技術使用深度學習演算法將實時或數位的圖像與儲存的臉部特徵進行比較,可以準確、快速的識別個人身分,再將此技術與其他用途進行結合後發展更多可能性。臉部識別系統需要數十年的時間來研究高品質的圖像捕捉以及需要用來分辨個人的特徵的軟體,開發人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來將一張臉分成其組成部分,但主要來說,數位記錄是由眼睛、臉頰、嘴唇等的相對位置構成的,這被稱為傳統的臉部識別,已經在安全系統中被廣泛的使用好幾年了。如今,你將會發現其他漸漸嶄露頭角的技術,像是皮膚紋理分析、三維頭部建模、熱分析等。

博物館一直在研究臉部識別技術的使用,此技術為公共機構提供了巨大的機會,像是獲取經常性觀眾的數據對於博物館專業人士可能是有用的,以及透過電子郵件向非經常性觀眾發送促銷資料的行銷主管也可以使用該技術來識別目標受眾。當將其技術與社群媒體平台一起使用時,即使訪客從未向其提供個人詳細信息,也可能可以識別訪客;此類技術的優勢非常明顯,但它們確實在數據隱私和匿名訪問公共空間的能力方面引發了某些道德問題。

先前,利物浦世界博物館(World Museum)20188月時舉辦了China’s First Emperor and the Terracotta Warriors展覽,並使用臉部識別做為增強的監視技術,也是展覽的附加安全措施,一個倡導組織Big Brother Watch》揭露了此項事實,並提到除了在中國之外很少看見這樣的威權監視工具,代表著該技術首次被國家博物館使用;在被發現對所有來參觀展覽的訪客使用此技術後,此博物館專業人員被迫要為使用臉部辨識系統辯護,聲明它遵循了警察和當地反恐顧問的建議,並在當時有設置警告標誌。批評人士認為,臉部識別技術存在缺陷,並且可能具有歧視性和侵入性,而支持者和警察則表示,該技術有助於減少犯罪並保護公共安全。
另外,Google所發表的APPGoogle Arts & Culture,除了可以探索各大知名博物館的藝術系列作品與展覽之外,在2018年也推出一個創新的功能,就是透過拍一張自己的照片,程式就會進行臉部辨識與博物館收藏的畫像比對,供下載者與藝術作品進行互動,並檢視與藝術作品撞臉的程度。這款APP在推出此功能後,躍升成應用程式下載排行榜上第一名,國外許多網友紛紛上傳自己與藝術作品比對的截圖至社群軟體上,但漸漸地用戶卻開始發現,使用臉部辨識技術在隱私與種族上都產生了一些問題。

在隱私層面上,由於此軟體需要上傳自拍照,因此難免用戶會對隱私部分產生一些問題,而此APP在上傳照片之前,應用軟體會出現一條資訊告訴使用者照片只用來尋找匹配的藝術品,並不會被儲存,但這個說法沒有使每個人都信服。另一部分則是種族問題
,很多有色人種發現,與他們自拍匹配的藝術作品相對有限、具有排他性,且帶有固定的偏見,如有色人種常常是奴隸、僕人等,並沒有匹配到實際上與他們更相像的藝術品,而是以歐洲或美國的作品為中心。Google發言人表示這種侷限性是由平台涵蓋的作品數量導致,未來將與更多的博物館合作,將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帶入此平台,而目前Google Arts & Culture已與超過1,200間來自70個國家/地區的博物館、藝廊和機構共同合作。

臉部識別技術近年來正在慢慢發展當中,但由於某些人不會在臉部識別軟體的使用上有所限制,因此它在像是博物館或畫廊的公共領域中使用仍會引起爭議,對一些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可以幫助根據個人需求和訪客喜好制定博物館的體驗;對其他人而言,雖然它解決了很多潛在問題,但同時也衍生出更多像是個資及隱私方面需要優先考量的隱憂,期望透過上述兩個實際例子,除了更加了解目前博物館在臉部辨識技術使用上的現況,也能喚起不同的反思及更多元的看法。





資料參考:
2.     Artnet news:




文/鄭珮君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